重慶管理培訓機構 管理心理學的激勵理論
怎樣提升管理能力,溝通能力,歡迎咨詢金口財培訓學校郭老師,微信13368175940
拿破侖一次打獵的時候,看到一個落水男孩,一邊拼命掙扎,一邊高呼救命。這河面并不寬,拿破侖不但沒有跳水救人,反而端起獵槍,對準落水者,大聲喊到:你若不自己爬上來,我就把你打死在水中。那男孩見求救無用,反而增添了一層危險,便更加拼命地奮力自救,終于游上岸。
黑氣球的哲理
黑人小孩開心地拿過氣球,小手一松,黑色氣球在微風中冉冉升起,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形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。 老人一連瞇著眼睛看氣球上升,一邊用手輕輕地拍了拍黑人小孩的后腦勺,說:"記住,氣球能不能升起,不是因為他的顏色、形狀,而是氣球內充滿了氫氣。一個人的成敗不是因為種族、出身,關鍵是你的心中有沒有自信。" 那個黑人小孩便是基恩。
一、激勵的心理基礎
激勵:就是激發人的動機。也就是通過滿足個人的某些需要,去激發人的內在動力,產生某種行動意愿的心理活動過程。
二、激勵理論
行為主義激勵論
認知派激勵論
內容型激勵論:
需要層次論
生存,關系,成長理論
成就需要理論
雙因素理論
過程型激勵論
期望理論
公平理論
目標理論
歸因理論
認知評價理論
綜合型激勵論
雙因素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赫茨伯格(f.herzberg)于1959年提出來的,全名叫“激勵、保健因素理論”。
通過在匹茲堡地區11個工商業機構對200多位工程師、會計師調查征詢,赫茲伯格發現,受訪人員舉出的不滿的項目,大都同他們的工作環境有關,而感到滿意的因素,則一般都與工作本身有關。據此,他提出了雙因素理論。